top of page

[但開風氣不為師]

作家相片: 派 慢學派 慢學

教書教到出教材,其實不是特別的事情, 而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

當教師依附著學校,其教育理念必受到衝擊。 當然,有正面,也有負面的。 衝擊過後,如何消化,走出自己的路, 是每個教師必然面對的事情。

 

有人以教育學生為名,滿足自己慾望為實 有人以高舉「生命影響生命」的旗幟 有人以希望在學校進行改革,從根本上影響孩子的心

教師的光譜很濶...... 然而, 我們正在飾演自己喜歡的角色? 還是扮演著自己討厭的角色呢?

我很清楚學校容不下我的理念, 就算你如何「委屈」,也不能「求全」。

活出我的教育路向,是我必需要做的事情。

 

沒有想過要在教育的界別上付出或貢獻什麼, 只希望盡我一己的綿力, 運用自己的經驗及行動跟各位「說說故事」。

 

做大家認為不可能做的事。

教育的戰場從來不止於學校, 學校亦不能壟斷孩子的學習生命。

誰說教師不能離開學校?

誰說離開學校後不能進行教育工作?

離開學校後,看到的風光不上感受到的深。 不但解放自己的思想,亦開拓了視野。

 

活得有尊嚴,亦能投放更多的心思在孩子及家長上,是我離開學校的得著。

 

我選擇了我的路。 你們又找到自己的路嗎?






 
 
 

Comments


bottom of page